免費咨詢熱線
400-615-1233
工作時間-工作日
8:30-17:30

建筑力學

  • 類  別:土木建筑系列
  • 書  名:建筑力學
  • 主  編:李盛斌 崔保龍 程來秀
  • 定  價:49.8
  • 開  本:16開
  • 時  間:2017年5月
  • 出  版  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書  號:978-7-313-17075-0

內容摘要

      本書根據高等學校非力學專業對力學基礎課程的教學要求,將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的內容加以綜合、歸類。全書內容包括: 緒論、靜力學基礎知識、平面力系的簡化與平衡、空間力系、構件截面的幾何性質、軸向拉伸與壓縮、桿件的剪切與擠壓、圓軸扭轉、梁的彎曲、應力狀態和強度理論、組合變形、壓桿穩定、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靜定結構的內力、靜定結構的位移、力法及利用對稱性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位移法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力矩分配法、影響線及其應用。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建筑學、工程造價、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建筑力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緒論

0.1  建筑力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任務
0.1.1  建筑力學的研究對象
0.1.2  建筑力學的研究任務
0.2  建筑力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義
0.2.1  建筑力學的研究方法
0.2.2  建筑力學的研究意義
0.3  建筑力學的理論基礎
0.3.1  力學基本假設
0.3.2  桿件變形的四種基本形式
0.3.3  結構計算簡圖
第1章  靜力學基礎知識
1.1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
1.1.1  剛體與變形體
1.1.2  力
1.1.3  力系
1.1.4  荷載
1.1.5  平衡
1.2  靜力學基本公理
1.2.1  二力平衡公理
1.2.2  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
1.2.3  加減平衡力系公理
1.2.4  作用與反作用公理
1.3  約束及約束力
1.3.1  約束的基本概念
1.3.2  常見約束及約束力
1.4  受力分析與受力圖
1.4.1  單個物體的受力圖
1.4.2  物體系統的受力圖
1.5  力的平移定理
思考練習題
第2章  平面力系的簡化與平衡
2.1  平面匯交力系
2.1.1  平面匯交力系合成與平衡的幾何(作圖)法
2.1.2  平面匯交力系合成與平衡的解析(計算)法
2.1.3  力對點之矩
2.1.4  合力矩定理
2.2  平面力偶系
2.2.1  力偶、力偶矩及力偶三要素
2.2.2  力偶的基本性質
2.2.3  平面力偶系的簡化
2.2.4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2.3  平面任意力系
2.3.1  平面任意力系的簡化
2.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2.3.3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2.3.4  物體系統的平衡
2.4  摩擦
2.4.1  滑動摩擦
2.4.2  摩擦角和自鎖
2.4.3  考慮摩擦的平衡問題 
思考練習題
第3章  空間力系
3.1  力在空間直角坐標軸上的投影
3.2  力對軸之矩與合力矩定理
3.2.1  力對軸之矩
3.2.2  合力矩定理
3.3  空間力系的平衡方程
3.3.1  空間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3.3.2  空間力系平衡方程的應用
3.4  物體的重心
3.4.1  重心坐標公式
3.4.2  求重心位置的方法
思考練習題
第4章  構件截面的幾何性質
4.1  構件截面的靜矩與形心
4.1.1  截面的靜矩與形心的關系
4.1.2  組合圖形的形心位置坐標
4.2  慣性矩、慣性半徑、慣性積和極慣性矩
4.2.1  構件截面的慣性矩及其計算
4.2.2  構件截面的慣性半徑和慣性積
4.2.3  構件截面的極慣性矩
4.3  平行移軸公式及其計算
4.3.1  平行移軸公式
4.3.2  組合圖形慣性矩的計算
思考練習題
第5章  軸向拉伸與壓縮
5.1  軸向拉伸與壓縮概述
5.1.1  受力與變形特點
5.1.2  工程實例
5.2  軸向拉(壓)桿的內力
5.2.1  構件的內力及截面法
5.2.2  軸力
5.2.3  軸力圖
5.3  軸向拉(壓)桿的應力
5.3.1  應力的概念
5.3.2  拉(壓)桿橫截面上的應力
5.3.3  拉(壓)桿斜截面上的應力
5.4  軸向拉(壓)桿的變形
5.4.1  縱向變形與胡克定律
5.4.2  橫向變形與泊松比
5.5  材料在拉(壓)時的力學性能
5.5.1  低碳鋼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5.5.2  其他塑性材料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5.5.3  鑄鐵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5.5.4  低碳鋼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5.5.5  鑄鐵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5.6  拉(壓)桿件的強度計算
5.6.1  材料的強度指標
5.6.2  軸向拉(壓)桿的強度條件
5.6.3  軸向拉(壓)桿的強度計算
5.7  應力集中
5.7.1  應力集中的概念
5.7.2  應力集中對構件強度的影響
思考練習題
第6章  桿件的剪切與擠壓
6.1  剪切與擠壓的受力和變形
6.2  剪切的實用計算
6.3  擠壓的實用計算
6.4  剪切胡克定律與切應力互等定理
6.4.1  剪切胡克定律
6.4.2  切應力互等定理
思考練習題
第7章  圓軸扭轉
7.1  扭轉的受力和變形特點
7.2  扭矩與扭矩圖
7.2.1  外力偶矩的計算
7.2.2  扭矩的計算
7.2.3  扭矩的正、負規定
7.2.4  扭矩圖的繪制
7.3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及強度計算
7.3.1  圓軸扭轉時橫截面上的剪應力
7.3.2  圓軸扭轉時的強度計算
7.4  圓軸扭轉時的變形及剛度計算
7.4.1  圓軸扭轉時的變形計算公式
7.4.2  圓軸扭轉時的剛度條件及計算
思考練習題
第8章  梁的彎曲
8.1  梁的彎曲變形與靜定梁的分類
8.1.1  梁的彎曲變形
8.1.2  靜定梁的分類
8.2  彎曲內力
8.2.1  彎曲內力——剪力與彎矩
8.2.2  彎曲內力圖——剪力圖與彎矩圖
8.3  彎曲應力
8.3.1  純彎曲時梁橫截面上的應力
8.3.2  梁的切應力
8.3.3  梁彎曲的強度條件及其應用
8.4  梁的變形
8.4.1  撓度與轉角
8.4.2  梁的撓曲線方程和轉角方程
8.4.3  梁的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
8.4.4  梁的變形計算
8.4.5  梁的剛度條件及其應用
8.5  提高梁承載能力的措施
8.5.1  提高梁強度的措施
8.5.2  提高梁剛度的措施 
思考練習題
第9章  應力狀態和強度理論
9.1  應力狀態及強度理論概述
9.1.1  一點處的應力狀態
9.1.2  主應力的相關概念及應力狀態的分類
9.2  應力狀態的分析
9.2.1  平面應力狀態分析的解析法
9.2.2  平面應力狀態分析的圖解法
9.3  梁的主應力跡線
9.4  廣義胡克定律
9.5  強度理論
9.5.1  斷裂準則——第一、第二強度理論
9.5.2  屈服準則——第三、第四強度理論
9.5.3  四個強度理論的適用范圍
思考練習題
第10章  組合變形
10.1  組合變形概述
10.2  斜彎曲
10.3  拉伸(壓縮)與彎曲的組合
10.3.1  拉伸(壓縮)與彎曲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
10.3.2  偏心拉伸(壓縮)的截面核心
*10.4  彎曲與扭轉的組合
思考練習題
第11章  壓桿穩定
11.1  壓桿穩定的概念及臨界力
11.1.1  壓桿穩定的概念
11.1.2  臨界力
11.2  細長壓桿的臨界力計算
11.2.1  兩端鉸支細長壓桿的臨界力
11.2.2  其他支座條件下細長壓桿的臨界力
11.3  壓桿的臨界應力
11.3.1  臨界應力的概念
11.3.2  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
11.3.3  臨界應力總圖
11.4  壓桿穩定條件及應用
11.4.1  壓桿穩定條件概述
11.4.2  壓桿穩定條件的應用
11.5  提高壓桿穩定性的措施
思考練習題
第12章  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
12.1  平面體系相關的概念
12.1.1  幾何體系的組成
12.1.2  平面體系的自由度和約束
12.1.3  自由度的計算
12.2  幾何不變體系的基本組成規則
12.2.1  二元體規則
12.2.2  兩剛片規則
12.2.3  三剛片規則
12.3  靜定結構與超靜定結構
12.3.1  靜定結構
12.3.2  超靜定結構
12.4  幾何組成分析的示例
思考練習題
第13章  靜定結構的內力
13.1  多跨靜定梁
13.1.1  多跨靜定梁的類型、幾何組成、層次圖
13.1.2  多跨靜定梁的受力分析及內力計算步驟
13.2  靜定平面剛架
13.2.1  靜定平面剛架概述
13.2.2  靜定平面剛架的內力表示及內力圖繪制
13.3  靜定平面桁架
13.3.1  桁架概述
13.3.2  桁架的內力計算
13.3.3  各類平面桁架的比較
13.4  組合結構的計算
13.5  三鉸拱
13.5.1  拱概述
13.5.2  三鉸拱支座反力和內力
13.5.3  合理拱軸線
思考練習題
第14章  靜定結構的位移
14.1  位移概述
14.1.1  結構產生位移的因素
14.1.2  位移計算的目的
14.2  功與虛功原理
14.2.1  功
14.2.2  剛體虛功原理
14.2.3  變形體虛功原理
14.3  荷載作用下結構位移計算公式及其應用
14.3.1  荷載作用下結構位移計算公式
14.3.2  荷載作用下結構位移計算公式的應用
14.4  圖乘法
14.4.1  圖乘法適用條件及圖乘法公式
14.4.2  圖乘法公式的應用
14.5  靜定結構由于支座移動、溫度變化引起的位移
14.5.1  支座移動引起的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14.5.2  溫度變化引起的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14.6  線彈性體的互等定理
14.6.1  功的互等定理
14.6.2  位移互等定理
14.6.3  反力互等定理
14.6.4  反力位移互等定理
思考練習題
第15章  力法及利用對稱性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
15.1  力法
15.1.1  力法的基本原理
15.1.2  力法典型方程
15.1.3  力法計算步驟與示例
15.2  利用對稱性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
15.2.1  選取對稱基本結構
15.2.2  荷載分組
15.3  超靜定結構在溫度變化和支座移動情況下的內力計算
15.3.1  超靜定結構在溫度變化情況下的內力計算
15.3.2  超靜定結構在支座移動情況下的內力計算
思考練習題
第16章  位移法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內力
16.1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16.2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與基本結構
16.2.1  基本未知量
16.2.2  基本結構
16.3  等截面直桿的轉角位移方程
16.4  位移法典型方程與計算步驟
16.4.1  位移法典型方程
16.4.2  位移法計算步驟
16.5  位移法計算示例
16.6  直接利用平衡條件建立位移法方程
思考練習題
第17章  力矩分配法
17.1  力矩分配法概述
17.1.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17.1.2  單結點無側移結構的力矩分配法
17.2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連續梁和無側移剛架
思考練習題
第18章  影響線及其應用
18.1  影響線概述
18.2  用靜力法作梁的影響線
18.2.1  用靜力法作單跨靜定梁的影響線
18.2.2  用靜力法作多跨靜定梁的影響線
18.3  用機動法作梁的影響線
18.3.1  機動法基本原理
18.3.2  用機動法作簡支梁的影響線
18.3.3  用機動法作多跨靜定梁的影響線
18.4  影響線的應用
18.4.1  用影響線求量值
18.4.2  用影響線確定最不利荷載位置
思考練習題

附錄Ⅰ  型鋼截面圖
附錄Ⅱ  型鋼截面尺寸、截面面積、理論重量及截面特性
參考文獻

相關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