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咨詢熱線
400-615-1233
工作時間-工作日
8:30-17:30

結構設計原理

  • 類  別:道路橋梁工程系列
  • 書  名:結構設計原理
  • 主  編:崔海軍
  • 定  價:49
  • 開  本:16開
  • 印刷方式:雙色
  • 時  間:2018年5月
  • 出  版  社: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 書  號:978-7-5635-5450-8

內容摘要

        本書主要介紹了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圬工結構和鋼結構的設計原理,包括如何合理選擇構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力學計算圖式的擬定,構件承載力、穩定度、剛度和裂縫計算等。全書共分3篇,第1篇鋼筋混凝土結構包括8個單元,分別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極限狀態法設計原則、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施工階段應力計算、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變形和裂縫寬度計算、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承載力、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構件承載力;第2篇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包括2個單元,分別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和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計算;第3篇圬工結構和鋼結構包括3個單元,分別為圬工結構設計計算簡介、鋼結構和鋼混凝土組合構件。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和道路養護與管理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道路與橋梁工程設計和施工的人員參考。

目錄

緒論
  0.1 各種工程結構的特點及使用范圍
  0.2 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
  0.3 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及重點事項
單元1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
  學習目標
  1.1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
  1.2 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
    1.2.1 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
    1.2.2 鋼筋的物理力學性能
  1.3 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黏結
    1.3.1 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黏結力
    1.3.2 確保黏結強度的措施
  思考與練習
單元2  極限狀態法設計原則
  學習目標
  2.1 作用及作用代表值
    2.1.1 作用及其分類
    2.1.2 作用代表值、作用效應及作用效應設計值
  2.2 極限狀態法計算原則
    2.2.1 結構可靠性概念
    2.2.2 極限狀態概念
  2.3 我國公路橋涵設計規范規定的極限狀態設計原則
    2.3.1 持久狀況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原則
    2.3.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計算原則
    2.3.3 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設計
  思考與練習
單元3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
  學習目標
  3.1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構造要求
    3.1.1 鋼筋混凝土板的構造
    3.1.2 鋼筋混凝土梁的構造
  3.2 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力全過程和破壞特征
    3.2.1 鋼筋混凝土梁的試驗研究
    3.2.2 受彎構件正截面的破壞特征
  3.3 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基本原則
    3.3.1 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假定
    3.3.2 適筋梁的基本條件
  3.4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計算
    3.4.1 單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及其適用條件
    3.4.2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內容
  3.5 雙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計算
    3.5.1 雙筋矩形截面選擇條件
    3.5.2 雙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及其適用條件
    3.5.3 雙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內容
  3.6 單筋T形截面受彎構件計算
    3.6.1 翼緣有效寬度
    3.6.2 基本公式及適用條件
    3.6.3 兩類T形截面的判別
    3.6.4 單筋T形截面受彎構件計算內容
  思考與練習
單元4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
  學習目標
  4.1 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力全過程及破壞特征
    4.1.1 無腹筋簡支梁斜裂縫出現前后的受力狀態
    4.1.2 無腹筋簡支梁斜截面破壞形態
    4.1.3 有腹筋簡支梁斜裂縫出現后的受力狀態
  4.2 影響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的主要因素
    4.2.1 剪跨比
    4.2.2 混凝土抗壓強度
    4.2.3 縱向鋼筋配筋率
    4.2.4 配箍率和箍筋強度
  4.3 受彎構件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計算
    4.3.1 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公式及適用條件
    4.3.2 等高度簡支梁腹筋的初步設計
  4.4 全梁承載力校核與構造要求
    4.4.1 斜截面抗剪承載力的復核
    4.4.2 有關的構造要求
  思考與練習
單元5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施工階段應力計算
  學習目標
  5.1 換算截面
    5.1.1 平截面假定
    5.1.2 彈性體假定
    5.1.3 受拉區混凝土不承受拉力假定
  5.2 受彎構件施工階段應力計算
    5.2.1 矩形截面
    5.2.2 T形截面
  思考與練習
單元6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變形和裂縫寬度計算
  學習目標
  6.1 受彎構件變形計算
    6.1.1 受彎構件在使用階段按短期效應組合的撓度計算
    6.1.2 受彎構件在使用階段的長期撓度
    6.1.3 撓度限值及預拱度
  6.2 受彎構件裂縫寬度計算
    6.2.1 裂縫的類型
    6.2.2 裂縫寬度的計算
  思考與練習
單元7  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承載力
  學習目標
  7.1 普通箍筋柱
    7.1.1 普通箍筋柱的構造要求
    7.1.2 普通箍筋柱的破壞特征
    7.1.3 穩定系數
    7.1.4 普通箍筋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基本公式
    7.1.5 普通箍筋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內容
  7.2 螺旋箍筋柱
    7.2.1 螺旋箍筋柱的構造要求
    7.2.2 螺旋箍筋柱的破壞特征
    7.2.3 螺旋箍筋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公式
    7.2.4 螺旋箍筋柱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內容
  思考與練習
單元8  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構件承載力
  學習目標
  8.1 偏心受壓構件的基本概念及正截面受力特征分析
    8.1.1 偏心受壓構件的基本概念
    8.1.2 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破壞形態和受力特點
    8.1.3 大、小偏心受壓的界限
    8.1.4 偏心受壓構件彎矩與軸向力的關系
  8.2 偏心受壓構件的縱向彎曲
    8.2.1 偏心受壓構件的破壞類型
    8.2.2 偏心距增大系數
  8.3 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
    8.3.1 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的構造要求
    8.3.2 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公式及適用條件
    8.3.3 矩形截面非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的計算
    8.3.4 矩形截面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計算
  8.4 圓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
    8.4.1 圓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假定
    8.4.2 圓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基本公式
    8.4.3 圓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內容
  思考與練習
單元9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
  學習目標
  9.1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
  9.2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材料
    9.2.1 混凝土
    9.2.2 鋼材
  9.3 施加預應力的方法及設備
    9.3.1 施加預應力的方法
    9.3.2 預應力鋼筋的錨固設備
    9.3.3 其他設備
  9.4 張拉控制應力與預應力損失
    9.4.1 張拉控制應力
    9.4.2 預應力損失
  思考與練習
單元10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計算
  學習目標
  10.1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各階段的特點及計算
    10.1.1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各個階段的劃分及特點
    10.1.2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設計計算的主要內容
  10.2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
    10.2.1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抗彎承載力計算
    10.2.2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10.3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施工和使用階段的應力驗算
    10.3.1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在使用階段的應力驗算
    10.3.2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施工階段的應力驗算
  10.4 端部錨固區計算
    10.4.1 先張法構件的預應力鋼筋傳遞長度與錨固長度計算
    10.4.2 后張構件錨下局部承壓承載力驗算
  10.5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抗裂與變形驗算
    10.5.1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抗裂與變形驗算概述
    10.5.2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抗裂性驗算的內容及控制條件
    10.5.3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變形計算
  10.6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設計
    10.6.1 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一般構造要求
    10.6.2 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設計的主要內容和一般步驟
  思考與練習
單元11  圬工結構設計計算簡介
  學習目標
  11.1 圬工結構概述
    11.1.1 圬工結構的定義、受力特點及實際應用
    11.1.2 圬工結構的特點
    11.1.3 圬工結構使用的材料種類
  11.2 砌體及其強度與變形
    11.2.1 砌體結構概述
    11.2.2 砌體的強度與變形
  11.3 圬工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11.3.1 圬工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計算原則
    11.3.2 受壓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11.3.3 截面局部承壓以及受彎、受剪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思考與練習
單元12  鋼結構
  學習目標
  12.1 鋼結構的特點及應用
    12.1.1 鋼結構的特點
    12.1.2 鋼結構的應用
  12.2 鋼結構的連接
    12.2.1 焊縫連接
    12.2.2 對接焊縫的構造要求
    12.2.3 對接焊縫連接的計算
    12.2.4 角焊縫的構造要求
    12.2.5 角焊縫的計算
    12.2.6 鉚釘連接
    12.2.7 螺栓連接
    12.2.8 普通螺栓連接的構造要求
    12.2.9 普通螺栓連接的受剪計算
    12.2.10 普通螺栓連接的受拉計算
    12.2.11 高強度螺栓連接的構造要求
    12.2.12 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的受力計算
  12.3 軸心受力構件計算
    12.3.1 軸心受力構件的特點
    12.3.2 軸心受力構件的強度和剛度
    12.3.3 軸心受壓構件計算
    12.3.4 偏心受力構件
  12.4 鋼板梁簡介
    12.4.1 梁的強度
    12.4.2 梁的整體穩定
    12.4.3 梁的局部穩定和腹板加勁肋
  思考與練習
單元13  鋼-混凝土組合構件
  學習目標
  13.1 鋼管混凝土
    13.1.1 鋼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3.1.2 鋼管混凝土構件的特點
  13.2 鋼-混凝土組合梁
    13.2.1 鋼-混凝土組合梁的基本概念
    13.2.2 鋼-混凝土組合梁的截面形式
    13.2.3 抗剪連接件的種類及其構造要求
    13.2.4 鋼-混凝土組合梁中混凝土板的構造要求
    13.2.5 鋼-混凝土組合梁中板托的構造要求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主編信息

崔海軍,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相關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