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咨詢熱線
400-615-1233
工作時間-工作日
8:30-17:30
獲得更多驚喜
華騰教育
首頁
圖書
資源
獲獎圖書
名師講堂
書目
智慧學習產品
留言
建筑結構
意見反饋
分享
閱讀
0
出版信息
本書根據高等職業院校土建類建筑結構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結合高等職業教學實踐,本著夠用為度、實用為本、應用為主的原則編寫而成。
類 別:
土建系列
書 名:
建筑結構
主 編:
劉穎 李艷敏
定 價:
45
開 本:
16開
印刷方式:
雙色
頁 數:
236
時 間:
2022年4月
出 版 社: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書 號:
978-7-5635-6620-4
在線試讀
|
下載
樣書申請
參考答案
教學課件
教學資料包(完整版)
內容摘要
本書以現行國家建筑結構類相關技術規范為基礎進行編寫。全書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建筑結構計算基本原則、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混凝土縱向受力構件、鋼筋混凝土樓蓋、砌體結構、鋼結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土建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相關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緒論
教學目標
0.1 建筑結構的基本概念
0.1.1 建筑結構的定義和組成
0.1.2 建筑結構的分類
0.2 建筑結構的發展概況
0.2.1 結構設計理論方面
0.2.2 建筑結構材料方面
0.2.3 工程實踐方面
0.3 關于建筑結構課程
0.3.1 建筑結構課程的課程內容和學習目標
0.3.2 建筑結構課程的學習要求
思考與練習
模塊1 建筑結構計算基本原則
教學目標
1.1 結構上的作用和結構的抗力
1.1.1 作用的概念
1.1.2 荷載的分類
1.1.3 荷載代表值
1.1.4 荷載設計值
1.1.5 荷載效應
1.1.6 結構抗力
1.2 建筑結構的功能要求和極限狀態
1.2.1 建筑結構的功能要求
1.2.2 建筑結構的極限狀態
1.3 極限狀態設計法
1.3.1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實用表達式
1.3.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實用表達式
思考與練習
模塊2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教學目標
2.1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構造要求
2.1.1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截面形式及尺寸
2.1.2 配筋構造
2.1.3 混凝土
2.2 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2.2.1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承載力
2.2.2 單筋T形截面受彎承載力
2.3 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2.3.1 斜截面的破壞形態
2.3.2 斜截面抗剪承載力的計算
2.3.3 保證斜截面受彎承載力的構造措施
2.4 撓度和裂縫寬度驗算
2.4.1 撓度驗算
2.4.2 裂縫寬度驗算
思考與練習
模塊3 鋼筋混凝土縱向受力構件
教學目標
3.1 受壓構件構造要求
3.1.1 受壓構件的截面形狀及尺寸
3.1.2 混凝土強度等級
3.1.3 縱向鋼筋
3.1.4 箍筋
3.2 軸心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
3.3 單向偏心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
3.3.1 偏心受壓構件破壞特征
3.3.2 單向偏心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基本公式
3.4 鋼筋混凝土受拉構件
3.4.1 受拉構件構造要求
3.4.2 軸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3.4.3 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3.5 鋼筋混凝土縱向受力構件斜截面計算
3.5.1 偏心受壓構件斜截面計算
3.5.2 偏心受拉構件斜截面計算
思考與練習
模塊4 鋼筋混凝土樓蓋
教學目標
4.1 鋼筋混凝土樓蓋的分類
4.1.1 按施工方式分類
4.1.2 按結構布置分類
4.2 現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的構造和計算
4.2.1 結構平面布置
4.2.2 計算簡圖與荷載
4.2.3 連續梁(板)按彈性理論計算內力
4.2.4 連續梁(板)按塑性理論計算內力
4.2.5 配筋構造
4.3 現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實例
思考與練習
模塊5 砌體結構
教學目標
5.1 砌體材料
5.1.1 塊材
5.1.2 砌筑砂漿
5.1.3 配筋砌體
5.2 砌體房屋承重方案
5.2.1 橫墻承重方案
5.2.2 縱墻承重方案
5.2.3 縱橫墻混合承重方案
5.2.4 內框架承重方案
5.3 砌體房屋靜力計算方案
5.3.1 房屋的空間工作性能
5.3.2 剛性方案
5.3.3 彈性方案
5.3.4 剛彈性方案
5.3.5 《規范》對橫墻的要求
5.4 墻、柱高厚比驗算
5.4.1 高厚比的定義
5.4.2 允許高厚比
5.4.3 一般墻、柱的高厚比驗算
5.4.4 帶壁柱墻的高厚比驗算
5.4.5 帶構造柱墻的高厚比驗算
5.5 無筋砌體基本構件
5.5.1 受壓構件
5.5.2 局部受壓
5.6 砌體結構的構造措施
5.6.1 墻、柱一般構造要求
5.6.2 防止或減輕墻體開裂的主要措施
思考與練習
模塊6 鋼結構
教學目標
6.1 建筑鋼材的力學性能及強度設計值
6.1.1 建筑鋼材的力學性能
6.1.2 建筑鋼材的強度設計值
6.2 鋼結構的連接
6.2.1 焊縫連接
6.2.2 螺栓連接
思考與練習
模塊7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
教學目標
7.1 地震基礎知識
7.1.1 地震的成因及類型
7.1.2 震級與烈度
7.2 抗震設計基礎知識
7.2.1 抗震設防
7.2.2 概念設計
7.3 多(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設計及構造措施
7.3.1 抗震設計的一般規定
7.3.2 框架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
7.3.3 抗震墻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
7.4 多層砌體結構的抗震設計及構造措施
7.4.1 多層砌體結構的平面與立面設計
7.4.2 多層砌體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
7.5 多(高)層鋼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
7.5.1 多(高)層鋼結構的一般規定
7.5.2 多(高)層鋼框架結構的抗震構造措施
思考與練習
附錄
附錄1 鋼筋的計算截面面積及理論重量
附錄2 各種鋼筋間距時每米板寬內鋼筋截面面積(mm2)
附錄3 均布荷載和集中荷載作用下等跨連續梁的內力系數
附錄4 砌體結構構件受壓承載力計算影響系數φ
參考文獻
主編信息
劉穎,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相關圖書
×
Close
樣書申請
申請書名:
書號:
姓名:
手機:
地址:
學校名稱(必填):
留言:
(選填)
取消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