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咨詢熱線
400-615-1233
工作時間-工作日
8:30-17:30

機械設計基礎

  • 類  別:裝備制造大類專業基礎課
  • 書  名:機械設計基礎
  • 主  編:王良斌 王保華
  • 定  價:49.8
  • 開  本:16開
  • 印刷方式:雙色
  • 頁  數:284
  • 時  間:2022年8月
  • 出  版  社: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 書  號:978-7-5635-3035-9

內容摘要

  本書的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原則,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學資源;在內容處理上,以“需要”為準繩,“夠用”為尺度,“會用”為目標,將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零件等課程內容有機結合為一體;在內容的編排上,以“突出技能、重在實用、淡化理論、夠用為度”為指導思想,采用模塊化教學模式,結合所講授的內容,每個模塊都提出了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構件的外力分析、構件的基本變形分析、平面機構的自由度與運動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與齒輪機構、其他常用機構、齒輪傳動、帶傳動和鏈傳動、輪系與減速器、聯接與彈簧、軸系零件、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簡介。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類及近機械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緒論
 一、本課程的地位與作用
 二、本課程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三、本課程的基本要求和一般過程
 四、本課程的特點、學習方法與目標
模塊一 構件的外力分析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基本概念與靜力學公理
  一、基本概念
  二、靜力學公理
 學習情境二 受力分析
  一、約束及約束反作用力
  二、物體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圖
 學習情境三 平面力系及合成
  一、平面匯交力系
  二、力矩與平面力偶系
  三、平面一般力系
 學習情境四 物體系統的平衡
  一、物體系統的平衡分析
  二、考慮摩擦時的平衡問題
 學習情境五 空間力系簡介
  一、力在空間直角坐標軸上的投影
  二、力對軸之矩
  三、空間力系平衡問題的平面解法
 思考與練習
模塊二 構件的基本變形分析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變形體與桿件變形
  一、變形體及變形體的基本假設
  二、桿件變形
 學習情境二 拉伸和壓縮變形
  一、拉伸和壓縮的概念
  二、軸力與軸力圖
  三、軸向橫截面上的應力與變形計算
  四、材料拉伸和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五、拉(壓)桿的強度計算
 學習情境三 剪切、擠壓和扭轉
  一、剪切
  二、擠壓
  三、扭轉
 學習情境四 直梁的彎曲
  一、直梁平面彎曲的概念
  二、梁的彎曲內力
  三、梁彎曲時的強度計算
  四、梁彎曲時的剛度條件
 思考與練習
模塊三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與運動分析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運動副及其分類
  一、運動副的概念
  二、運動副的分類
  三、運動鏈
 學習情境二 平面機構
  一、平面機構運動簡圖
  二、平面機構的表示方法
  三、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
 學習情境三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一、自由度
  二、平面機構的自由度計算
  三、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
  四、計算平面機構自由度時的注意事項
 學習情境四 平面機構的運動分析
  一、速度瞬心及其求法
  二、速度瞬心在機構速度分析中的應用
 思考與練習
模塊四 平面連桿機構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鉸鏈四桿機構
  一、鉸鏈四桿機構的組成
  二、鉸鏈四桿機構的類型及應用
  三、鉸鏈四桿機構有曲柄的條件
 學習情境二 含有一個移動副的平面四桿機構
  一、曲柄滑塊機構及其應用
  二、偏心輪機構
  三、導桿機構
  四、搖塊機構和定塊機構
 學習情境三 平面四桿機構的特性
  一、運動特性
  二、傳力特性
 學習情境四 平面連桿機構的設計方法
  一、運動設計的類型與方法
  二、按給定的行程速度變化系數設計
  三、按給定的連桿位置設計
  四、實驗法簡介
 思考與練習
模塊五 凸輪機構與齒輪機構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凸輪機構的組成和類型
  一、凸輪機構的組成與應用
  二、凸輪機構的類型
 學習情境二 從動件運動規律
  一、凸輪機構的運動過程
  二、等速運動規律
  三、等加速等減速運動規律
  四、余弦加速度運動規律
  五、從動件運動規律的選擇
 學習情境三 凸輪輪廓設計分析
  一、盤形凸輪輪廓設計的基本原理
  二、對心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輪廓設計
  三、凸輪機構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學習情境四 齒輪機構設計與分析
  一、齒輪機構的特點與類型
  二、漸開線齒廓分析
  三、漸開線齒形的切齒原理與根切
 學習情境五 其他常用齒輪機構簡介
  一、斜齒圓柱齒輪機構
  二、圓錐齒輪
  三、蝸桿蝸輪機構
 思考與練習
模塊六 其他常用機構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棘輪機構
  一、棘輪機構的工作原理
  二、棘輪機構的類型
  三、棘輪機構的特點與應用
 學習情境二 槽輪機構
  一、槽輪機構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二、槽輪機構的類型
  三、槽輪機構的特點和應用
 學習情境三 不完全齒輪機構
  一、不完全齒輪機構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二、不完全齒輪機構的類型與應用
 學習情境四 螺旋機構
  一、螺旋機構的工作原理與類型
  二、螺旋機構的特點和應用
 學習情境五 機構的組合簡介
  一、串聯式組合
  二、并聯式組合
  三、反饋式組合
  四、組合機構
 思考與練習
模塊七 齒輪傳動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與齒輪的材料
  一、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
  二、齒輪的設計準則
  三、齒輪的材料與熱處理
 學習情境二 齒輪傳動的精度
  一、誤差對傳動的影響
  二、齒輪精度等級的選擇
 學習情境三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
  一、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受力分析
  二、輪齒的計算載荷
  三、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四、直齒圓柱齒輪傳動設計步驟
 學習情境四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一、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基本參數
  二、標準斜齒圓柱齒輪的尺寸計算
  三、斜齒圓柱齒輪的受力分析
  四、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學習情境五 直齒圓錐齒輪傳動
  一、直齒圓錐齒輪傳動受力分析
  二、直齒圓錐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學習情境六 齒輪的結構與齒輪傳動的潤滑
  一、齒輪的結構
  二、齒輪傳動的潤滑
 思考與練習
模塊八 帶傳動和鏈傳動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帶傳動簡介
  一、帶傳動的類型及應用
  二、帶傳動的特點
 學習情境二 普通V帶及V帶輪
  一、普通V帶的結構和尺寸
  二、V帶輪
  三、帶傳動的張緊與維護
 學習情境三 帶傳動的工作分析
  一、帶傳動的受力分析
  二、帶傳動的應力分析
  三、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傳動比
 學習情境四 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一、設計準則和單根V帶的功率
  二、設計計算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三、帶傳動的安裝與維護
 學習情境五 鏈傳動簡介
  一、鏈傳動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二、鏈傳動的類型與應用
  三、鏈傳動的失效形式
  四、鏈傳動的張緊
 思考與練習
模塊九 輪系與減速器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輪系的類型及傳動比
  一、輪系的類型
  二、輪系的傳動比
 學習情境二 輪系的功用
  一、實現大的傳動比
  二、實現變速換向傳動
  三、實現分路傳動
  四、實現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學習情境三 減速器
  一、減速器的類型與結構
  二、常用減速器的形式及應用特點
  三、減速器的發展趨勢
  四、減速器的設計步驟
 思考與練習
模塊十 聯接與彈簧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螺紋聯接
  一、螺紋的分類與參數
  二、螺紋聯接的預緊與防松
  三、螺栓組聯接的結構設計
  四、提高螺栓聯接強度的措施
 學習情境二 鍵聯接和花鍵聯接
  一、鍵聯接
  二、花鍵聯接
 學習情境三 銷聯接和無鍵聯接
  一、銷聯接
  二、無鍵聯接
 學習情境四 彈簧
  一、彈簧的功能和類型
  二、彈簧的材料及制造
  三、圓柱螺旋彈簧
 思考與練習
模塊十一 軸系零件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軸
  一、軸的分類
  二、軸及軸系的結構設計
  三、軸的常用材料及熱處理
  四、軸的設計
 學習情境二 軸承
  一、潤滑和密封
  二、滾動軸承的結構、類型及選擇
  三、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
  四、滑動軸承簡介
 學習情境三 聯軸器和離合器
  一、聯軸器
  二、離合器
  三、制動器簡介
 思考與練習
模塊十二 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簡介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相關知識
 學習情境一 計算機輔助設計
  一、計算機輔助設計相關概念
  二、計算機輔助設計發展概況
  三、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組成
  四、計算機輔助機械設計軟件的設計步驟與方法
 學習情境二 機電一體化設計
  一、機電一體化系統組成
  二、機電一體化產品典型應用
  三、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過程與方法
  四、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學習情境三 機械優化設計與創新設計
  一、機械優化設計簡介
  二、機械創新設計簡介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主編信息

王良斌 焦作大學 高級工程師
王保華 焦作大學 講師

相關圖書

  •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

    主編:王保華

     本書的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原則,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學資源;在內容處理上,以需要為準繩,夠用為尺度,會用為目標,將理論力學、

    ¥59.8
  • 機械設計基礎習題冊

    主編:李東和

    本習題冊與《機械設計基礎》配套使用,內容編排順序均與教材一致。習題冊緊扣教學要求,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及基本能力的培養。練習形式有選

    ¥32
  • 機械設計基礎

    主編:牟作云

     本習題集與李平、鄧遠華、王超綱主編的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機械制圖(第2版)》配套使用,其編排順序與教材保持一致。內

    ¥49.9